English  |  Français

配套活动

您的位置:首页 > 配套活动

“中非互助与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中非关系研讨会暨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来源:人民网 发布:2018-08-21 18:00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王欲然)20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合作主办的“中非互助与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中非关系研讨会暨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索马里驻华大使瑟夫·哈桑·易卜拉辛等嘉宾出席,并就中非互助与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王利明、胡正跃等嘉宾致辞称,中非友好历久弥新,双方关系发展硕果累累。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推动中非合作再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倡议也将成为中国与非洲加强团结合作,实现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有利平台。

  王利明表示,即将“走向18岁成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平台,并开创了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友好合作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问题提供了新钥匙,为发展中国家间的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探索出新道路,为当今世界性难题的根本性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胡正跃指出,中非是天然的好兄弟、好朋友。近年来在双方领导人的推动下,中非关系全方位提升。2017年中非贸易额已经达到1700多亿美元。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目前已有3000多家中资企业活跃于非洲各国,为推动中非互利合作、促进当地发展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中非公共外交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日益上升,双边民心相通相亲。

  在主旨演讲环节,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从当前热门的中美贸易摩擦入手,谈中非贸易合作的巨大潜力和战略价值。他指出,我国目前在非洲有17家工业园。未来五年,中国在非洲的加工产业也将大踏步地向高科技领域发展,如无人机、种子改良、电子、信息技术等。尤其在农业领域,中非合作不仅能够使非洲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够出口创汇,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同时,他强调中非合作的产业也将从单纯加工向服务业、金融等多领域纵深发展。中国对非投资将每年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到2025年时将增加到5000亿。他强调中非携手合作,方能“众行致远”。

  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亚非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外交生涯与非洲的缘分,指出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认为,保持世界经济的平衡要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大发展。中非合作为非洲国家进入全球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模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办法。2009年以后,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对非第一投资大国;数十年来中国派出援非医疗队,惠及超过3亿当地民众。非洲现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通过互利合作、消除贫困,中非的共同努力不仅为世界可持续和平贡献力量,也推动世界秩序向更公平的方向变革,更为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和平交往、克服所谓“文明冲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Ahcene Boukhelfa)回忆中阿交往的历程,指出阿尔及利亚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之一。自建交以来,中阿在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实现全方位合作。他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在对非援助领域所做的巨大贡献,并认为中非合作为国际开发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方法,有全球性的借鉴意义。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开放平台中,整个非洲都是其天然合作伙伴。为了让非洲朋友了解“一带一路”的本质及其对非洲发展的促进作用,今年的中非合作峰会可谓正逢其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两个领域,中非都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前景。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中埃合作已经成为中非合作的样板。埃塞俄比亚并不满足于简单开发项目、获得援助,而是希望中方“授人以渔”,即提供一整套治国理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方法,并为此和中方展开深入交流和相互学习。目前,非洲很多国家都希望借助与中国在基建领域的合作加强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最后,他建议,未来应该加强中非在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管理、人文、青年与治国理政理念上的交流与分享。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马骏认为中非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融资合作,不仅能够为双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更能够在环境保护、防止地球变暖等全球性重大议题上做出全球性贡献。目前,双方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一定合作成果:对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提供激励机制,使外部性内生化;根据环境效益对绿色金融项目进行分类;通过“一带一路”绿色金融项目提升有关国家的绿色融资和监管能力。

  在成果发布会环节,此次论坛共发布了三项关于中非关系的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由人大重阳院长助理兼信息中心总编辑胡海滨主持。

  人大重阳副研究员程诚代表人大重阳研究团队分别发布了《走向成年,行以致远——中非合作论坛(FOCAC)十八年进展与前瞻》研究报告及其专著《“一带一路”中非发展合作新模式——“造血金融”如何改变非洲?》,用丰硕的研究成果献礼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人大重阳课题组通过此次研究报告分析了中非合作论坛十八年的发展成果和当下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中非合作论坛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为中非合作提供新的动力,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现实问题。课题组建议中非合作论坛可以在进一步加强对非洲一体化和区域国际组织的合作与支持、进一步强化中非合作论坛的发展导向、支持非洲伙伴的正义诉求并开拓农业合作新领域、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建立联合债务问题协调机制、以及进一步加强中非智库交往和青年就业等民心合作这五个方面加强合作。此报告强调中非合作是“一带一路”的先行先试,必须要置于“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非合作才会更有活力。同时,“一带一路”也必须借鉴中非合作数十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一带一路”中非发展合作新模式——“造血金融”如何改变非洲?》新书发布中,程诚副研究员总结了其过去十年对中非发展合作研究,以及在多个非洲国家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系统梳理,针对西方政府和媒体对中非合作特别是优惠贷款的大肆攻击做出了系统性的反驳。他指出,将中国为非洲发展与中非合作所提供的各种金融资金流称为“造血金融”,是因为“造血”二字准确点明了这些资金力求促发和改进这些国家自身发展能力的特质。“造血金融”的语汇实际上借鉴了中国国内的发展故事,即力求发挥金融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作用,通过支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项目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合作模式来促进合作伙伴国的经济表现,是对于“输血”性质的官方发展援助(ODA)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超越,其效果不仅限于非洲,更有希望扩展到“一带一路”建设沿线,为全球南方国家的脱贫与增长提供新的思路与工具。

  为更好促进中非人文交流,首部以中非命运共同体为题材的电视剧《莫语者》在此次论坛揭幕启动。电视剧总顾问前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出品人盛夏星空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吴廷飞、总制片人东海旭日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拉、西藏人文投资集团董事长于丽慧,以及主演著名演员黎明等共同见证启动,并就“编织人文交流纽带,助力中非民间交流”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随后由人大重阳院委兼学术合作部主任、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杨清清主持的大会讨论环节,多位中外专家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非互动与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中非需要创造共同共识,助推共同行动,塑造共同体系。非洲研究要走发展需要的道路,学科要有智库的功能,现在国内非洲研究不够,跟国家和时代是相脱节的,新的学科必须走新型的学科跟智库相结合的道路。未来中非研究要以高校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将媒体、智库、学科三位一体才能更好向前发展。

  “一带一路”投资基金董事长林恒宇表示,中非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其实就是人类的未来。文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多样化文明的包容与融合,如何从理念和行动切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和破题的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徐伟忠提到对非洲观察的“三个变化”。一是非洲在“求智”,即希望跳出了西方语境的窠臼来探索真正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其政治经济都在加速转型。二是“非洲梦”在不断充实,不少非洲国家推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非洲“向东看”的步伐近年来明显加快。他同时提出中非合作的“三个转型”,一是中非合作所依赖的核心动力正在从主要依赖基建向投融资转型。二是正从单一领域向多样化转型。三是从单纯依赖中国对非经济援助向中非在治国理政方法模式上互学互鉴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院贺文萍认为,智库与文化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智库发展的需要。人大重阳提出用“造血”来描述中国对非开发的独特模式非常贴切。如果说中国是在帮助非洲造血,那么西方过去的老办法就只是“输血”。输血容易见效,但治标不治本;帮助别人实现造血功能很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不同政治制度、历史背景的社会,对新模式、新方法的接纳总会产生不同反应,如何消弭不良反应,促进管理文化的磨合与融合是关键。这方面,中国在非洲的开发是一个不错的样本。

  苏丹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纳赛尔丁·阿普杜拉(Nasreldin Abdalla M.A.)认为中国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非洲的繁荣,反之亦然。中非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的,未来中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了挑战,需要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他同时高度期待9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能有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中非共同发展与繁荣。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2097